
預設的「欄」是鎖定的,在建立文件時即決定。變更可以在選單「版面/邊界和欄」,但是還是以「均分」欄位為主。
於是,想改變鎖定的「欄參考線」,可以在下拉選單「檢視/格點與參考線/鎖定欄參考線」,取消鎖定欄參考線!
在頁面裡就可以使用「選取」工具移動變更「欄參考線」!
Photoshop是點陣為主的軟體,因只要遇到內容類似”向量圖“(類似點陣化時可以定義邊緣的呈現方式),就可以利用“鋸齒化”的設定,將邊緣柔化不致有太”硬“的點陣邊緣!
文字其實向量圖的一種形式,因此,PS裡才有“鋸齒”這種“點陣化”時的設定!
在Illustrator裡,某些運作已經模糊了點陣、向量的界線。但還是有跡可循,因此要便利在「向量」編輯狀態,又要顯示「點陣」效果,是有方法可以協助的!
1.將向量物件「真」的點陣化
因此,在Illustrator裡利用“點陣化”是可以達到目的,文字或向量的屬性….則蕩然無存(物件/點陣化,執行這裡的點陣化以後已經變成實質的點陣圖了)。
Illustrtor雖是以向量為主,要處理成點陣用途的圖形當然也沒有問題,倘若使用了大量的“點陣效果”,這時的向量圖其實上已經變質,最後的“結果”會是向量就不一定了。(效果/點陣圖,和上述的”物件/點陣化“設定的項目規則是一模一樣,但是向量屬性還是在的,只是看起來是點陣圖…..,效果的設定皆由“外觀”浮動視窗管理。)
2.改變「檢視」模式
要保有原有所有完整的圖形屬性,建議使用“檢視/像素預視”。
如此,字本身還是字,不會真的被“點陣化掉”。
3.偏好設定
此外,如果需要消除“鋸齒化”的柔效果,可以在偏好設定裡的“一般”,可以取消勾選“消除鋸齒圖稿”(預設為勾選,因此在像素預覽皆有柔邊)。如此無論在任何預視狀態,柔邊的效果皆會被取消!
以文字為例,由左至右分別為:A.正常無像素預覽。B.正常無像素預覽,但取消偏好設定裡的“消除鋸齒圖稿”。B.正常狀態使用“像素預覽”。D.使用像素預覽加上“消除鋸齒圖稿”。
CS4的筆刷。
CS5的筆刷工具,多了「混合器筆刷工具」,顧名思義就是拿來混色用的,直接在繪製的版面上調色。
CS4的控制選項
CS5的!特色在於:
1.筆刷的選擇也放在上頭(筆刷浮動視窗)
2.透明度的感壓設定。
3.流量的感壓設定。
4.筆畫粗細的感壓設定。
以前比較詬病的感壓效果,CS5做的很不錯!不習慣,「念舊」的也可以選擇關掉以上設定。
新增的幾隻筆刷,可以有動態的「模擬」效果可以預視筆刷的狀態,可以看到筆刷傾斜的角度;不過GPU得開著!這些比的特性就是「筆刷大小的控制」是鎖定的!無法關閉。
按下Option(Alt),可轉換為「滴管工具」,出項的巨大色環,上頭為目前選取的顏色,下半圓則是先前顏色。
按下滑鼠左鍵再按著Command+option+Ctrl可以出現偌大的「檢色器」.....。使用的步驟必須先選擇「色相」(右側)完成再選取「明度、彩度」(左側那一大塊);由於是按著組合鍵因此選取來必須依照規則,選起來卡卡的,不過聊勝於無囉!
新增的「混合器筆刷」也很好玩,基本上試做色彩混合用,因此如果原本有顏色互相混起來比較擬真,也可以產生類似Painter「髒筆刷」的效果,模擬真實使用的特性!
command+6
按下後,在控制選項上的第一個「文字欄位」會被標示,也就是可以做數值的填入。再按下tab鍵可以依序跳至下一「欄位」。
Command+J
跳至頁面,不用在「頁面」浮動視窗找頁面,直接輸入頁碼即可達!
ILLUSTRATOR
Ccommand+J
合併。連接「錨點」與「錨點」,如果是未封閉的曲線可以快速封閉。
Ctral+A
全選,若是有多個工作區所有工作區的全數物件會被選取。
Ctral+Command+A
選取當下使用的工作區裡的物件。
Illustrator開啟後,可以由“歡迎畫面”,選取“作業類型”並新增檔案。
或是由下拉選單“檔案/新增”,由”新增文件“的”新增文件描述檔“的選單裡選取將使用的檔案”類型“。當然,由此會決定檔案的用途,例如:色彩模式、點陣圖特效、工作區域數量等等;這些內容可以事後再變更,但是新開文件裡的色票、筆刷、符號等內容從何而來?
如果直接利用Illustrator開啟點陣圖,會發現上述的幾個面板,空空如也;或是開啟舊版本AI也會發現,這些面板和目前版本有所差異。因此”新增文件描述檔“,其實是開啟安裝目錄的特定檔案(上述面板,每個不同版本包含的內容也不盡相同)。猶如使用.AIT的樣本檔。
因此,如果想要定要屬於自己的”文件描述檔“,只要找到這些”描述檔“位置,並且把自己的檔案放入,就可以達到”自訂文件描述檔“的意義。
PC的路徑如下!
C:\Program Files\Adobe\Adobe Illustrator CS5\Support Files\Required\New Document Profiles\zh_TW
Mac的位置則在執行檔的封裝裡,必須利用”檢視套件內容“,找到上圖的資料夾位置。將加檔案加入,變成預設的”文件描述檔“。
如果開啟軟體蹦出這個訊息,代表軟體有所更新。
下載更新中。
更新完成!!
主要在2010/06/30/ 更新了Photoshop 12.0.1,。
修正項目如下:
針對導致性能下將的問題做了修正、3D工具光源追蹤改善IBL工作流程、修正在打開部分TIFF檔案容量不足的問題、修正內容感應填滿功能、修正與字體相關的問題、修正滾動軸的問題、修正使用者介面工作區的問題、修正圖層問題。
- 修復可能導致性能下降的多個問題。
- 改進3D折射、光線描摹和IBL工作流程。
- 修復打開某些TIFF文件時記憶體不足的錯誤。
- 修復內容感知比例填色的問題。
- 修復字體相關問題。
- 修復滾輪問題。
- 修復多個使用者界面和工作區問題。
- 修復包括視訊圖層的多個繪圖問題。
- 修復Droplet問題。
- 修復Windows版本在較舊型號AMD處理器系統上無法啟動的一個錯誤(0xc000001d)。
PC 32位元版本。
Mac一律為64位元。
這是找資料時挖呀挖找的,在Mac版裡選取執行檔按下右鍵,選取“顯示套件內容”,就可以看到這個檔案封裝的內容!
在Contents/Resouce裡可以找到幾個.Png的檔案格式…..。也就是以下的幾個(第一個是CS4的)。
記得以前Mac版的Illustrator可以更改啟動畫面,現在應該也可以透過這裡的幾個檔案做變更,如果覺有趣的話!!
其實CS4裡還是有藏維納斯,但叫不出來罷;而且版本還是寫CS3,有點見不得人?呵呵!
CS5的彩蛋。
正常。
教育版。
試用版,這的比較常見。教育版說實話沒看過。
以前軟體給序號不同會秀出不同啓動畫面,現在?不是很清楚囉。官網下載的試用版,沒給序號就是“TRYOUT”,這部份還是有用到的,教育版的話面就不知囉。
這些畫面藏在哪?在關於….裡面,什麼是關於?mac在開啟軟體以後。在軟體名稱下拉選單,可以找到“關於........”;PC則在下拉選單"說明/關於......."。一般按下”關於....“應該會看到軟體啟動時的畫面,主要可以看到版本編號等,基本的軟體資訊!
PS按著Command+Shift
AI按著Option+Shift
ID則是進入關於….以後,打上butterfly。
Photoshop CS5,相信很多拿過Beta版的都看過這個畫面,也覺得怎長得這麼的…..不一樣。
實際上Adobe的一些軟體都有所謂的Code name,也就是所謂的“研發代號”,
CS5叫做“White Rabbit”….。所以長得很切題囉。
Illustrator的維納斯在CS4裡,幾乎不見蹤跡。CS5迸出來的這個不知道是啥?
Indesign的關於….長得大不相同,和啟動畫面完全不一樣。
無論怎按組合鍵,只會出現這個。
在關於的狀態下,打上Butterfly…..。就可以玩拿昆蟲針釘蝴蝶的遊戲,幾分鐘後外星人會駕飛碟出來搗亂。這也是一個老牌的玩意兒,一直沒變。
試了一下Bridge,和Indesign的風格一致。這不知道是否有什麼特殊意義?
超研澤.......。感覺,這是一個古老的字體。上網撈了一下,卻也找不著任何近期的資訊。找到新人類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好像是他的小主人,但目前的網頁上以騙尋不著任何和字體有關的消息。
某些簡介裡,嗅的出這家公司和“影像繪圖系統(達文西)”以及“排版軟體(沙士比亞)”有關係,想當然耳,字體在當時應該也是種熱門選項,不過目前看來似乎已經式微?
在Mac上安裝PC的.ttf也不是什麼新消息了,但以往這些稱之為“古老字體”的,裝到電腦裡通常都視為禁忌,果不其然;打開字體簿預覽,這些小框框是以前沒有見過的怪現象。
試著將她裝入系統,一些檢查工作,出現了令人驚心動魄,並且羅列出前所未見的清單………..。
不過,有所需;也只好把他們放進系統。
在完全開啟的字體簿,更是慘狀連連。完全看不出該字形顯示的名稱………。
不過在Indesign CS5,還好可以看到字體名稱。當然也就可以試著用用看是否有其他副作用。
副作用目前還看不大出來,但是使用複合字體時,的確有些暫時性的怪現象,但還不影響使用。常想如果在Windows 95時創造的字體,現在還繼續用?合理否?總之,字體的使用是門學問!當然給他混搭、安裝也不是不行。但是現象裡的衝突,使用上有狀況。奉勸就少用吧!